第22节:墓道(1) |
||||||||||||||
作者: |
宋世明 |
|||||||||||||
15、墓道 天为帐幕地为毯,日月星辰伴我眠。夜间不敢长伸腿,空把山河一脚穿。 这首打油诗是朱元璋写的,不讲雅致,但很霸气。此刻,他正伸着腿,和老婆马皇后长眠在明孝陵的地宫里。 明孝陵坐落于钟山南麓玩珠峰下。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于此。明洪武十四年(公元1381年),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,第二年八月,马皇后去世,九月葬入此陵墓,定名为“孝陵”。孝陵之名,取意于谥中的孝字,有“以孝治天下”之意,一说是马皇后谥“孝慈”,故名。洪武十六年(公元1383年)五月,孝陵殿建成。洪武三十一年(公元1398年)闰五月,朱元璋病逝,与马皇后合葬于此陵。 明孝陵规模宏大,建筑雄伟,形制参照唐宋两代的陵墓而有所增益。陵占地长达22.5公里,围墙内享殿巍峨,楼阁壮丽,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。陵内植松十万株,养鹿千头,每头鹿颈间挂有“盗宰者抵死”的银牌。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孝陵地区成为太平军和清军对峙的重要战场,地面木结构建筑几乎全毁。 诸司官员下马! 一座二间柱的石牌坊赫然立在面前。上面刻着六个楷体大字。刚才还说笑的人群,顿时敛声静气。 傍晚的明孝陵,游客稀少,石牌坊森然地立在斜阳里,显得突兀、孤寂。 下马坊即孝陵的入口处,谒陵的文武官员,到此必须下马步行。 一行人缓缓前行。转向四方城的西北,过霹雳洞上的御河桥是神道,神道的两侧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着十二对石兽:狮、獬豸、驼、像、麒麟、马,每种四只,两蹲两立,共十二对,逶迤绵延达一里多地。之后,神道又折向北,有华表(望柱)一对在前,继而是巨大的石像四对,两武两文,威武雄壮,神态肃穆。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死后,为了防止后人盗墓,曾于同一天从南京十三个城门同时出殡,而且车马仪仗完全相同,使人难辨真伪。 看着这些站了几百年的石头武士,李奔忽发奇想:到了夜晚,这些石头们会不会走下石座,活动起来。那时候,夜幕下的明孝陵里是不是到处都会响起他们笨重的脚步声呢? 南京几乎每一块土地下,都埋着古人的尸骨。李奔忽然想起了有人说的一句话。 你们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没有? 死魂灵拍着一个无头的石头神像,神秘地问。
|